不要将波动误读成趋势 |
本刊记者-郝杰
疫情之下,经济不景气,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。
一位做餐饮的朋友,本来这两年生意受疫情影响就苦苦挣扎,禁止堂食的通知发布后,彻底停业了,没了收入,对未来怎么办他一脸的茫然。还有一位朋友在某电商企业工作,据说已经3个月没发工资了,原来上千人的大平台,现在只剩下几百人,是坚持还是走人他也在犹豫中。
各行各业都在承受着巨大压力。日前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4月份汽车销量104万辆,同比下降50.6%。再看看房地产,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,4月份的房地产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6.6%,据说是2006年8月以来的最大跌幅,比3月份的26.17%跌幅再度扩大。从整个工业分行业看,4月份,41个大类行业中有一半以上的行业增加值为负增长。其中也包括易倍业,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.3%。
如何看待目前的经济现状?在笔者看来,只看4月份单月的数据确实压力巨大,但如果看今年前4个月的数据,易倍业工业增加值同比还是正增长。
如果再看看固定资产投资,易倍业1-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还增长了16.1%。在经济低谷时,固定资产投资还能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,显然,投资者对于未来还是蛮有信心的。
日前,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,关注的人不少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认为“不要将波动误读成趋势”。他指出,无论是疫情背后的政策,还是对待资本市场的态度,都是一种波动而非趋势。与会经济学家认为,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态度。经济政策方面,要尽可能用长期框架看待问题,长期的经济增长动能值得重视,即结构性潜能。而短期来看,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疫情出现反复的情况下,面对挑战,做好自己更为重要。
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也在公布4月经济数据时表示,总的来看,4月份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,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、外在的,我国经济稳中向好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转型升级、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,稳定宏观经济大盘、实现发展预期目标有利条件较多。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,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持续显效,经济运行有望逐步复苏。
好消息说来也就来了,目前,上海全市16个区当中15个区已经实现社会面清零了。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宣布,6月1日至6月中下旬,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,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,全面恢复上海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。
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已经有了复工复产的预期,相信这次经济所遭受的冲击也不会持续太久。
我那个电商圈的朋友已经决定坚持下去,熬过这个“波动”。 |
相关文章 |